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3期(下)   作者:刘亮
[导读]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刘亮
        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广东 深圳518020
        【摘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情分析进行校本开发,在校本开发过程中笔者坚持四条原则,即以学生认知为基础,明确英语校本课程主题;以以学科融合为导向,开展英语校本资源建设;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以创新应用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力求让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产生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我国在2001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了关于“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政策层面赋予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英语教师在认真解读教材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学情,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都有重要意义,让英语学科真正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性来源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而不仅是课程本身,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在校本开发过程中可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应用实践案例。
        
        一、以学生认知为基础,明确英语校本课程主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分析学情,了解学生需求
        不同年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同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也存在差异性,为了让校本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
        2.结合教材,确定校本内容
        校本教材是教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它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师首先要研究教材,梳理归纳出教材的重要主题和相关话题,根据教材中的重要主题、主要知识点、重难点等确定校本主题内容,再进行与校本主题内容匹配的校本资源建设。当然,在使用现有教材时,应针对内容、编排顺序和学生学情等适当地进行舍取和调整,充分树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二、以学科融合为导向,开展英语校本资源建设
        “跨学科”教学,指超越单一的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创造与传播活动(王焰新,202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需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综合性(教育部,2001)。
         为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校本资源建设时,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根据已选择的校本教材主题内容,思考本主题与哪些学科融合比较合适,确定跨学科维度,不同的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素养,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科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文化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劳动实践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等等;其次,选取跨学科教学素材时,要做到形式多样,兼顾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文本资源可以从英语绘本、英语报纸、英语报刊、英语网站等搜集,通过多题材体裁的文本,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获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再次,校本资源选取后要进行分门别类进行体系化的编排,可以根据教材顺序进行匹配,也可以根据校本课程本身的主题进行匹配,提高校本资源应用的实操性、可借鉴性和推广性。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英语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可以采取课内外结合、室内外结合的方式,设计各种与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探讨“户外活动”Outdoor activities主题时,带学生到大鹏古城进行定向越野doing orienteering,让学生学会在户外利用地图、建筑物、与当地居民沟通等尽快找到目的地,完成任务,既锻炼体质和毅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主题时,英语老师和美术学
科老师一起带着学生去博物馆参观皮影戏现场表演,动手学做皮影并尝试进行表演,请戏剧团进入校园,给大家现场表演中国国粹京剧,并学做京剧脸谱,在折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京剧脸谱,感受京剧乐队的乐器。有些同学假期特意到北京观看京剧表演,感受京剧文化艺术,在学校文化节用英语给大家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探讨主题“故宫”The Forbidden City时,让学生观看故宫的3D导览图,欣赏故宫历史的小视频,动手绘制故宫结构图,设计龙袍的图案并涂上喜欢的颜色,给故宫的“御猫”取名字,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故宫这座古老宫殿的兴趣,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到骄傲。
        实践类活动包括了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学习活动,通过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体现在语言知识、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等各方面。
        四、以创新应用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最具活力的力量,要帮助她们在专业方面不断成长,就要鼓励青年教师敢于创新,发挥创意,大胆在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让青年教师撰写与主题的相关课例,开展与校本课程主题相关的学生展演活动、师生同台竞技,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融合,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校本课程《中西方节日对比》时,每位年轻老师针对一个节日,制作一个微课简单介绍该节日的来源、历史和风俗等,作为校本课程主题内容导入,学生通过制作微视频呈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包括春节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元宵、端午节划龙舟等等;在开发《走进中国硅谷》校本课程时,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为深圳腾讯公司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制作海报说明创意产品的外观、功能、价格和使用方法等,并为腾讯公司制作企业宣传短视频,为企业代言。青年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他们通过平板APP教会学生使用视频制作软件、平板绘图软件,并用问卷星等方式进行过程性多元评价。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创新,让校本课程的应用真正落地,也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不但是资源收集整理的过程,更是教师思考优化教学的过程,教师应以资源为依托,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效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学的辅助、延伸和拓展作用,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课题项目:本文系罗湖区教育规划课题《以中西方节日对比为主题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编号:lhjg201932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67.
[2]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