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鼻负压吸引的应用与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19/5/15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作者:何花
[导读] 利用鼻负压吸引来治疗小儿重症型肺炎的患者有着更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应临床应用推广。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长沙  410600
摘到:目的:分析鼻负压吸引应用于小儿重症型肺炎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80例小儿重症型肺炎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实验组采用鼻负压吸引方式治疗,对比2组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肺啰音消失的时间、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和对照组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后总疗效率90%,不良反应率8%;对照组的患者传统治疗后总疗效是70%,不良反应32%。实验组的患者的观察指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鼻负压吸引来治疗小儿重症型肺炎的患者有着更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应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鼻负压吸引;小儿重症肺炎;应用效果
        小儿重症型肺炎的发病率比较高,是急重型病症,患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病情恶化,严重时会致患儿死亡。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侧支循环与呼吸功能有障碍,该疾病的传统治疗是采用吸痰法、面罩式给氧,此种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有时甚至治疗效果不佳。鼻负压吸引原理是采用间歇性的吸引法将鼻窦内的空气吸出,形成窦腔内负压,吸引停止时,气压会使鼻腔中的药液从窦口流进窦腔,以此达到治疗作用。此方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效果更显著。本次研究针对利用鼻负压吸引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间救治的80例此类病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女比例为6:4,平均年龄(3.1±1.2)岁,其病程2至7d,平均为(4.2±2.1)d。将病患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其平均年龄在(3.1±0.6)岁,平均病程为(4.2±1.3)d,实验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其平均年龄在(3.2±0.5)岁,平均病程为(4.1±1.2)d。2组对比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吸痰法治疗方式,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案;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基础性治疗的同时,采用鼻负压吸引治疗方式,并进行对应的护理方式。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在进行鼻负压吸引治疗的24h之后,肺部啰音明显减轻,PaO2指数大于80,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基本恢复正常,2d内症状未复发,相关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在临床治疗的24h后,PaO2指数有提高,各项体征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无效: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24h后,病例症状未得到好转,甚至有恶化情况。分析对比这2组观察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的各项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肺啰音的消失时间、护理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等各项指标的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SPSS 17.0软件来处理研究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护理质量用[n/(%)]表示,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实验组40例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总有效率为70%,这2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指标
        实验组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呼吸、心率、SaO2、肺啰音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费用上的各项观察指标,明显强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重症型肺炎属于严重的肺部疾病,会导致患儿死亡,患病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认为患儿若出现换气功能有严重障碍或全身过敏性炎症的肺炎病症,就是重型的肺炎,这对儿童的身体机能和日常生活都有严重的影响。儿童的身体机能、肺部组织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好,肺泡数量较少,患者肺部发生感染症状时,分泌物会堵塞支气管,诱发支气管粘膜肿胀,容易出现肺部损伤,患者体内的肺泡会萎缩,严重会发生中毒等其他并发症,时刻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治疗方式是采用吸痰法治疗来小儿重症肺炎,但是,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鼻负压吸引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操作上更加简单,方便对患儿进行治疗,不会损伤到患儿的各项身体机能,避免了机械在气压作用下损伤气管和气道的问题,在治疗上有着更好的效果,其主要的治疗机制是,增大患者肺部的弥散范围,调节患者通气的氧合和血流比值,让萎缩的肺部恢复正常机能。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证实了,小儿重症型肺炎的患者在接受鼻负压吸引的治疗后,虽然,患者的氧分压有了变化,但是,呼吸有障碍等症状的治疗效果还是稍差的,由此可知,采用鼻负压吸引治疗虽然会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不代表在临床的治疗中就绝对有效。所以,在这类肺炎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要正确的评估患儿的病情,从病人的实际病情出发,逐渐的完善并调整治疗的相关方案,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良好效果,提高小儿患儿的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陈凤莲.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山西医学杂志,2013,42(9):1103-1104
[2]黄利群,左美华,姚绍玲.鼻负压吸引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